![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见解 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见解]()
航拍显示了中国东部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早晨景色。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随着2021年标志着中国“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的开始,国家的经济表现备受瞩目。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表现如何?有没有新的情况出现,或者现有的问题没有解决?随着大流行和经济趋势变得更加复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走向何方?
针对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和关切,新华社采访了多位权威部门和个人,以下是他们对中国经济10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判断。
增长势头
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低于第一季度的18.3%和第二季度的7.9%。官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8%,远高于6%以上的年度增长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增长放缓是挑战的结果,包括新冠肺炎病例的重新出现和某些地区的严重洪灾,以及去年同期较高的比较基准。
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全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长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没有改变。
国内需求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4%,低于上半年的23%。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低于前六个月的12.6%。
尽管增速下降,但在超过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支持下,中国内需扩张的后劲十足,刺激消费的政策卓有成效,为“十四五”时期设定的国家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根据官方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4.8%,比上半年高出3.1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
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表现出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达到28.3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43万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在拉动增长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考虑到包括2020年下半年基数较高在内的因素,该国外贸增速可能会低于一年前,呈现“由高到低”的曲线。
但有关部门估计,在明年第二季度之前,主要外贸企业的订单将保持充足。因此,预计今年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
供给侧结构改革
今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更鲜明的标志,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高,增长动力增强。
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工业产能利用率稳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教育、医疗等薄弱环节投资快速扩大。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当局警告称,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因为其他国家将逐步重新开放国内工厂,导致中国出口出现回落。
应对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需要坚定不移地聚焦经济结构调整。在7月份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国政策制定者承诺收紧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用电限制,表示将采取措施,避免将房地产行业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并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电源
9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电力供应紧张,反映出能源尤其是煤炭供需不平衡。9月23日至26日,部分地区停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一系列公告中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煤炭价格进行法律干预,以使煤炭市场恢复理性,并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
国家能源局近日宣布,将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整合,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
完善燃煤发电定价机制,深化市场化定价改革。
全球工业供应链
随着某些国家对抗全球化和新冠肺炎大流行席卷全球,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全球供应链的畅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中国及时遏制新冠肺炎,工业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得到保障,跨国公司的布局也有所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在华外企主要在中国市场经营。中国有14亿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者,拥有无与伦比的消费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
此外,完备的工业设施、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等综合优势成为吸引外资的磁石。
1-9月期间,中国大陆实际使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两位数的增长也证实了这一趋势,突显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让工业和供应链更加自主和可控,并不需要封闭和内向的思维模式。相反,这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开放与合作增强整体竞争力。
共同繁荣
年初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共同繁荣。在引起高度关注的同时,这个词也被一些人误解为“劫富济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不是只有几个富裕的人,共同富裕是指每个人在身体和智力上共享的富裕。
自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逐渐将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在,反贫困斗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胜利,国家有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
为实现这一目标,将努力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收入分配进行基本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调节过度收入,禁止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反垄断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以控制某些垄断行业和资本无序扩张。这些都是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务实而必要的努力。
反垄断措施针对的是非法行为,而不是私营部门或任何特定所有制类型的公司。
得益于这些举措,资本流动出现了新趋势,科技创新、高科技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成为吸引资本的新领域。
中国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数字经济的领先国家之一,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相关法规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振兴
在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取得胜利后,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村居民工作的重点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防止大规模返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该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更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措施,以及更加协调一致的努力。
有关部门表示,应努力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6.5亿吨以上,解决种子和耕地这两个关键问题,确保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金融风险防范
准确判断当前的金融风险形势很重要,因为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和挑战加大,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加大。
经过多年努力,国家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防范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局指出,尽管房地产市场存在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上得到控制。
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刚刚通过一项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某些地区试点房产税改革。
决定指出,此举旨在积极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和改革,引导合理住房消费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局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资本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