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业内人士表示,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受到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展望未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1年11月,外汇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总体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在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估值因素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方面,美元汇率指数走强,11月升值2%至96.0。非美元货币对美元走势出现分化,英镑下跌2.8%,欧元下跌1.9%,日元上涨0.7%。资产价格方面,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7%;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4.4%,日经225指数下跌3.7%,标普500指数下跌0.8%。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升。
另外,真实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贡献。温彬说,受全球经济复苏和海外圣诞节临近消费需求较强影响,11月我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2%,贸易差额达到717.1亿美元,为年内次新高。北向资金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11月净流入184.9亿元。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了支撑。
展望未来,王春英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但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汇率折算因素和资产价格因素在影响外汇储备方面,整体相互对冲,后续有望延续此消彼长的状态。同时,我国外汇收支维持基本平衡状态,央行在外汇市场不需要大量购入或者卖出外汇,对储备影响保持中性。
温彬认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不协调,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发达经济体政策转向预期较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个别地区疫情反弹,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下一阶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健有效。要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扩大有效投资。要稳定出口增速,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双向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