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中国在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自由贸易港:中国在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1年12月5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中国南方海南省洋浦的洋浦自由贸易港区。(新华社/普)
新华社海口12月16日电中国南部海南岛一艘新货轮靠岸,5万吨进口油菜籽迅速卸下,运往洋浦经济开发区。这艘货船属于澳大利亚国际粮油公司,经营海南首个粮油加工项目,年产100万吨。
该公司从巴西和加拿大等国进口大豆、油菜籽和其他原材料。在港口加工后,产品在海南和中国其他地区销售。由于努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开放,公司在签署项目合同后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投入生产。
高水平开放促要素流通
随着自贸港政策制度框架逐步搭建,海南建设对外开放新体制。这不仅是市场开放,更是对接全球最先进的经贸规则,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
“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突出特征。在全岛封关前,海南对进口商品建立“一负三正”的“零关税”清单管理制度。
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为航运企业带来红利。海南洋浦宏鲲航运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军说:“进口甲板货船船舶价值约5198万元(人民币,下同),免征1204万元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海南自贸港是全世界的机会
外国人在海南能不能买房?能不能买车?开公司能不能赚钱?正在海南就读博士的格鲁吉亚青年乔智(Giorgi Rtveladze)告诉记者,自贸港要回答外国人这三个问题。
三年来,海南出台多项措施改善营商环境,方便境内外人才居留。从“下海”到“上岛”,新一轮的“闯海热”引人关注。正如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所言,海南自贸港是全世界的机会和每一个人的机会。
乔智的问题已有答案。去年底他仅用两周时间就办完所有手续,开办公司从事跨国贸易。“一边经营公司,一边准备海南的驾照考试。”最近乔智得知中国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居民按实需原则在海南购买房地产,“我想把家安在海南”。
如今,海南成为全球投资“新热土”。官方数据显示,三年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76.3万户,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超过过去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一半。三年来共引进人才23.3万人,同口径增长675%。
在海口江东新区,通用电气公司(GE)为海南航空提供授权的发动机大修厂正在建设中。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认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有特殊地位。
双循环交汇点的海南雄心
“如果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一个‘8’字形,海南就在这个‘8’字形的交汇点上。”沈晓明这样描述海南自贸港的定位。
海南连接了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大市场,有条件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提出未来五年计划:吸引免税购物回流3000亿元,吸引求学回流5万人,吸引海外就医回流50万人次、不出国诊疗150万人次。
在海南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座滨海教育新城正在加快建设。“园区已签约引进1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目标是学在海南等同留学国外。”试验区管理局局长助理、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罗青说,试验区通过共建共享课程库,设立国际学分银行,建立国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式培养国际人才。
今年海南两会提出,争取2023年底前自贸港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胜强告诉记者,海南自贸港的高水平开放,是在管住管好的基础上实现人流、物流的最大便利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海南要努力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该公司董事长丁奉表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极大地激励了我们。”我们选择落户洋浦,是因为看到了海南FTP带来的无限商机。”